海天春晓十首

· 陈繗
特颁鸾诰到天涯,带得春阳着物华。 曲径暖风医病草,满林香雨吐奇花。 七洲波静鳌山耸,五指天开鸟道斜。 榆柳阴中烟雾曙,数声鸡犬野人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鸾诰:古代皇帝颁赐的诏书。
  • 春阳:春天的阳光。
  • 物华:自然景物的美丽。
  • 曲径:弯曲的小路。
  • 医病草:比喻春天的阳光和暖风能治愈万物,使草木复苏。
  • 香雨:带有花香的细雨。
  • 奇花:特别美丽的花。
  • 七洲:指海南岛的七大洲,这里泛指海南岛。
  • 鳌山:山名,这里指海南岛的山。
  • 五指:五指山,海南岛的一座山。
  • 鸟道:鸟儿飞行的路线,形容山路险峻。
  • 榆柳:榆树和柳树。
  • 烟雾曙:清晨的烟雾。

翻译

皇帝特地颁发的诏书传到了天涯海角,带来了春天的阳光,照耀着万物。弯曲的小路上,暖风治愈了病弱的草木,满林的香雨中,奇异的花朵绽放。海南岛的波涛平静,鳌山高耸,五指山的天空开阔,鸟儿飞行的道路斜斜。榆树和柳树的阴影中,清晨的烟雾缭绕,远处传来几声鸡鸣狗吠,那是野外的家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海南岛的美丽景色。诗中,“鸾诰”与“春阳”象征着皇恩浩荡,带来了生机与希望。通过“曲径暖风医病草”和“满林香雨吐奇花”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春天的治愈力量和自然的神奇变化。后两句则通过“七洲波静鳌山耸”和“五指天开鸟道斜”的壮阔景象,展现了海南岛的独特地貌。最后,以“榆柳阴中烟雾曙,数声鸡犬野人家”收尾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氛围。

陈繗

陈繗,琼山人。明孝宗弘治六年(一四九三年)进士,翰林院检讨。有《唾馀集》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六八。陈繗诗,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《海南丛书》第五集《唾馀集》为底本。 ► 269篇诗文

陈繗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