芹泮花封继美图为韦裘作

· 陈繗
严君此地会鸣铎,贤令于今更鼓琴。 遗响振时惊俗耳,颂声高处快民心。 风清月白花封夜,云影天光泮沼阴。 试向山城听舆论,一家重沛两甘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芹泮:古代学宫的别称。
  • 花封:指美好的封地或官职。
  • 韦裘:人名,诗中的人物。
  • 鸣铎:古代乐器,此处比喻声名远扬。
  • 鼓琴:弹琴,比喻治理有方。
  • 遗响:余音,指前人的影响。
  • 振时:震动当时。
  • 颂声:赞颂的声音。
  • 云影天光:形容景色美丽,气象万千。
  • 泮沼:学宫中的水池。
  • 山城:山中的城镇。
  • 舆论:公众的意见或议论。
  • 重沛:再次充沛,比喻恩泽深厚。
  • 两甘霖:比喻双重的恩惠或好消息。

翻译

严君在这片土地上名声远扬,贤能的县令如今治理有方。 前人的影响震动当时,令人耳目一新,赞颂之声高扬,使民心欢快。 在风清月明的夜晚,美好的封地显得格外宁静,云影天光映照在学宫的水池边。 试着在山城中听取公众的意见,一家再次得到深厚的恩泽,如同双重的甘霖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美了严君和贤令的德政,通过“鸣铎”和“鼓琴”的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声名和治理效果。诗中“遗响振时”和“颂声高处”表达了前人的影响和民众的赞誉。后两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,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,最后通过“重沛两甘霖”的比喻,强调了恩泽的深厚和民众的喜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德政的向往和赞美。

陈繗

陈繗,琼山人。明孝宗弘治六年(一四九三年)进士,翰林院检讨。有《唾馀集》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六八。陈繗诗,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《海南丛书》第五集《唾馀集》为底本。 ► 26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