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玉堂

· 陈繗
春田卜筑喜初成,北望红云绕帝京。 玉署文章多旧稿,青山泉石有新名。 开樽尚忆黄封酝,攲枕如闻禁漏声。 暇日偶逢林叟说,琼台深处接蓬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瞻玉堂:诗题,可能指诗人所居之地或所建之堂。
  • 春田卜筑:春天选择地点建造房屋。卜筑,选择地点建造房屋。
  • 喜初成:高兴地看到(房屋)刚刚建成。
  • 北望红云:向北望去,看到红云缭绕,这里可能比喻帝都的繁华景象。
  • 玉署:指翰林院,古代文学侍从官署。
  • 文章多旧稿:有许多旧时的文稿。
  • 青山泉石:指自然山水。
  • 有新名:有了新的名字或名声。
  • 开樽:打开酒器,准备饮酒。
  • 黄封酝:黄封,指皇帝赐予的酒;酝,酿造。
  • 攲枕:斜靠在枕头上。
  • 禁漏声:宫中计时器漏壶的声音,这里指宫廷的夜晚。
  • 暇日:空闲的日子。
  • 林叟:林中的老人,指隐士或乡野老人。
  • 琼台: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蓬瀛:蓬莱和瀛洲,传说中的仙山。

翻译

春天在田野中选址建造的房屋刚刚建成,我高兴地向北望去,看到红云缭绕着帝都。在翰林院里,我有许多旧时的文稿,而这里的青山泉石也有了新的名字。打开酒器,我想起了皇帝赐予的美酒,斜靠在枕头上,仿佛听到了宫中夜晚的计时器声。在空闲的日子里,偶然遇到林中的老人,他告诉我琼台深处与蓬莱、瀛洲相连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新居的喜悦与对帝都的向往,同时表达了对过去文学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。诗中通过“北望红云”、“玉署文章”、“青山泉石”等意象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。末句通过与林叟的对话,引入仙境的想象,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。

陈繗

陈繗,琼山人。明孝宗弘治六年(一四九三年)进士,翰林院检讨。有《唾馀集》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六八。陈繗诗,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《海南丛书》第五集《唾馀集》为底本。 ► 26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