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澹师还丹霞

半幅清言作意裁,如来藏里示莲胎。 他生念我空中相,此地逢师劫后灰。 不分月移罗带水,其如秋到雨花台。 丹霞欲共閒云去,日夕惊心白发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澹师:指诗中的僧人,澹师为其法号。
  • 丹霞:指丹霞山,位于广东省韶关市,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。
  • 如来藏:佛教术语,指佛性或真如,即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。
  • 莲胎:佛教中指莲花中的胎儿,象征着纯净和新生。
  • 他生:来生,佛教中指轮回中的下一世。
  • 空中相:佛教中指虚幻不实的现象。
  • 劫后灰:佛教中指劫难之后的世界,比喻经历了巨大变故后的残破景象。
  • 不分:不料,没想到。
  • 罗带水:形容水流如罗带般曲折。
  • 雨花台:地名,位于南京市,历史上多次成为战场。
  • 閒云:自由飘荡的云,比喻超脱世俗。
  • 日夕:日夜,整天。

翻译

半幅清言精心裁剪,如来藏里展示莲胎。 他生若念我空中相,此地逢师劫后灰。 不料月移罗带水,奈何秋至雨花台。 丹霞欲随闲云去,日夜惊心白发催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澹师归丹霞山的情景,通过佛教意象和自然景观的交织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中“如来藏里示莲胎”和“他生念我空中相”体现了佛教的轮回观念和虚幻不实的世界观,而“劫后灰”和“雨花台”则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苦难。最后两句“丹霞欲共閒云去,日夕惊心白发催”则抒发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衰老的忧虑,整首诗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。

叶挺英

叶挺英,归善人。绍履季子。传附见清雍正《归善县志》卷一七《叶绍履传》。 ► 3篇诗文

叶挺英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