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人竹枝歌四首

野鸭唼唼一双飞,飞到侬池不肯归。莫共鸳鸯斗毛羽,鸳鸯情性世间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巴人竹枝歌:巴蜀地区的民歌。
  • 唼唼(shà shà):形容鸟类啄食的声音。
  • :你,这里指说话者自己。
  • 斗毛羽:比拼羽毛的美丽。
  • 世间稀:世间少有。

翻译

野鸭啄食着,成双成对地飞翔,飞到我的池塘却不愿离去。不要与鸳鸯比拼羽毛的美丽,因为鸳鸯的情感是世间少有的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野鸭和鸳鸯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真挚情感的赞美。野鸭虽然成双飞翔,但它们并不懂得鸳鸯间那种深厚的情感。鸳鸯的情感被视为世间稀有,强调了真挚情感的珍贵和难得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,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。

王廷相

王廷相

明河南仪封人,字子衡,号平厓,又号浚川。弘治十五年进士。授兵科给事中。以丁忧去。正德初,服满至京,以忤刘瑾,谪亳州判官。后召为御史。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。迁南京兵部尚书,参赞机务。减进贡快船数,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。入为左都御史,言南京守备权太重,不宜由徐氏世袭,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。加兵部尚书,提督团营,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。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,不能有所振饬。勋被劾,廷相竟斥为民。博学好议论,以经术称。反对朱熹“理先于气”之说,以为“天地未生,只有元气”。对王守仁“致良知”之说,亦有所批评。工诗文,与李梦阳、何景明等称“前七子”。有《王氏家藏集》、《内台集》、《慎言》、《雅述》等。 ► 22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