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易赠熊体贞孙倩
自我徂冬,元夜其修。
晨光警曙,肃肃衾裯。
我身则痡,我心则悠。
潜与化寻,敢侈天游。
遂历韶春,言迄凛秋。
物不我遐,化不我浮。
俄顷有枢,谁云迁流。
六龙之辔,遍乎九州。
因之致远,抑又何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徂 (cú):至,到。
- 元夜:元旦之夜,即春节。
- 修:长,指时间的延续。
- 警曙:黎明的警觉,指清晨的觉醒。
- 肃肃:严肃,庄重。
- 衾裯 (qīn chóu):被子。
- 痡 (pū):疲倦。
- 悠:悠闲,自在。
- 潜与化寻:暗中与变化相寻,指顺应自然的变化。
- 侈 (chǐ):过度,奢侈。
- 天游:指超脱尘世的境界。
- 韶春:美好的春天。
- 凛秋:寒冷的秋天。
- 物不我遐:万物不远离我。
- 化不我浮:变化不使我漂浮不定。
- 俄顷有枢:瞬间有其关键。
- 迁流:变迁流动。
- 六龙之辔 (pèi):比喻控制时间的手段。
- 遍乎九州:遍布整个中国。
- 因之致远:因此达到深远。
翻译
自从我到了冬天,元旦之夜显得格外漫长。 清晨的光芒唤醒了黎明,我严肃地裹紧被子。 我的身体虽然疲倦,但我的心情却很自在。 我暗中顺应自然的变化,不敢奢望超脱尘世的天游。 于是经历了美好的春天,直到寒冷的秋天。 万物并不远离我,变化也不使我漂浮不定。 瞬间有其关键,谁说变迁流动? 控制时间的手段遍布整个中国。 因此达到深远,我又有什么可求的呢?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冬日元旦之夜的深沉思索,通过对比身体与心灵的感受,表达了顺应自然、不追求超脱的哲理。诗中“潜与化寻,敢侈天游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和顺应态度,而“物不我遐,化不我浮”则进一步强调了与万物和谐共存的哲学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