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哀寄吴氏二首
鹰鹯击众乌,众鸟无能为。
胡然坠蓬藋,自损风云姿。
虽称六羽翮,零落何所施。
蜂虿小有毒,螫人人不知。
昔为众鸟畏,今为众鸟欺。
既言覆其巢,又已攫其儿。
覆巢犹且可,攫子当如何。
哀哀三黄口,泣血纷滂沱。
好生上帝德,无乃伤天和。
谁为诉九阍,三面去网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鹰鹯(yīng zhān):指猛禽,如鹰和鹯。
- 蓬藋(péng diào):指草丛。
- 六羽翮(liù yǔ hé):指完整的六根羽毛,比喻完整的翅膀。
- 蜂虿(fēng chài):指蜜蜂和蝎子,比喻小而危险的生物。
- 螫(shì):指蜜蜂或蝎子等用毒刺刺人。
- 覆巢(fù cháo):指破坏鸟巢。
- 攫(jué):指抓取。
- 黄口(huáng kǒu):指幼鸟。
- 泣血(qì xuè):形容极度悲痛。
- 滂沱(pāng tuó):形容雨下得很大,这里比喻泪水多。
- 好生(hào shēng):指爱好生命。
- 天和(tiān hé):指天道的和谐。
- 九阍(jiǔ hūn):指天宫的九道门,比喻极高的地位或难以接近的地方。
- 网罗(wǎng luó):指捕捉用的网。
翻译
猛禽鹰鹯攻击群鸟,群鸟无力抵抗。 为何它们会坠入草丛,自损其雄壮的姿态。 虽然曾拥有完整的六根羽毛,但现在零落无用。 蜂虿虽小却有毒,它们刺人而不为人知。 曾经是群鸟敬畏的对象,如今却被群鸟欺凌。 不仅破坏了它们的巢穴,还抓走了它们的幼崽。 破坏巢穴尚且可以忍受,但抓走幼崽又该如何是好。 可怜的三只幼鸟,泣血如雨下。 爱好生命是上帝的美德,这难道不是伤害了天道的和谐吗? 谁能向天宫的九道门诉说,请求三面撤去捕捉的网罗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描绘猛禽鹰鹯与群鸟的对比,以及群鸟的悲惨遭遇,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天道不公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如“鹰鹯击众乌”、“泣血纷滂沱”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同时,诗末的“谁为诉九阍,三面去网罗”反映了作者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,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控诉。整体上,诗歌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明代诗人王稚登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