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雁字诗十九首

今古一相如,飘飖赋子虚。 元文披带草,碧个仿林于。 兰叶肥还瘦,银钩蹙已舒。 稻粱非汝志,投笔莫欷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飘飖(piāo yáo):飘动摇曳的样子。
  • 子虚:《子虚赋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。
  • 元文:原指古代的文献或文章,这里可能指原始的文字或文献。
  • 披带草:可能指散乱的草书。
  • 碧个:可能指碧绿的竹子。
  • 林于:可能指竹林。
  • 银钩:比喻书法笔画中的钩状部分,也泛指书法。
  • (cù):紧缩,收缩。
  • 欷歔(xī xū):叹息,抽泣声。

翻译

今古之间,如同相如与子虚,我以飘动的姿态赋诗。原始的文字散乱如草,碧绿的竹子模仿着竹林的姿态。兰叶时而肥厚,时而瘦弱,书法中的银钩时而紧缩,时而舒展。稻粱并非你的志向,放下笔时,不要叹息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情感。诗中“今古一相如,飘飖赋子虚”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向往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。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书法的描绘,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。最后两句“稻粱非汝志,投笔莫欷歔”则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,表达了一种不为物质所动,坚守文学理想的情怀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