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抚郡庠:抚州的学校。
- 张训导:姓张的教育官员。
- 兵火后:战乱之后。
- 族谱:记录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。
- 壬午残灰:指壬午年(可能是特定历史事件的年份)的战火余烬。
- 扑面飞:形容灰烬飞扬。
- 故家文献:指古老的家族文献资料。
- 陵夷:衰落,毁坏。
- 张仲:古代贤人,此处指张氏家族的祖先。
- 留侯:指汉代张良,封留侯,此处指张氏家族的显赫人物。
- 迁表欧图:指修订族谱时参考的图表。
- 光奕奕:形容光彩夺目。
- 春兰秋桂:比喻家族中的优秀人才。
- 郁离离:形容茂盛,繁荣。
- 亲亲:指家族成员间的亲密关系。
- 著姓:显赫的姓氏。
- 擅本支:指家族的主支,即主要的血脉。
翻译
壬午年的战火余烬飞扬,古老的家族文献都已衰败。 你从张仲的家族传承了三千年,这族谱已经修订到留侯的哪一枝? 修订族谱时参考的图表光彩夺目,家族中的优秀人才如春兰秋桂般繁荣。 这使得百世之后的家族成员依然亲密无间,显赫的姓氏自古以来就主宰着家族的主脉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家族的重建与族谱的修订,表达了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。诗中通过“壬午残灰”与“故家文献”的对比,突出了家族在战乱中的坚韧与不屈。后文通过对张仲、留侯的提及,以及对族谱修订的赞美,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连续性。最后,诗人强调了家族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和姓氏的显赫,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与维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