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墓

· 王佐
挥毫欲写周公瑾,江左谁当不世雄。 料敌未烦玄德虑,运筹常与仲谋同。 吴人醉在醇醪里,汉贼魂沉燥荻中。 今日巴丘一坯土,尚应千载赏英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挥毫:挥动毛笔。
  • 周公瑾:即周瑜,三国时期吴国名将。
  • 江左: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,即今江苏省一带。
  • 不世雄:非凡的英雄。
  • 料敌:预测敌人的行动。
  • 玄德:刘备的字。
  • 运筹:策划,制定策略。
  • 仲谋:孙权的字。
  • 醇醪(chún láo):美酒。
  • 汉贼:指曹操,当时被视为篡汉的贼。
  • 燥荻(zào dí):干枯的芦苇。
  • 巴丘:地名,周瑜墓所在地。
  • 一坯土:一堆土,指坟墓。
  • 英风:英勇的风范。

翻译

我挥动毛笔想要描绘周公瑾的英姿,江左之地,谁能比得上这位非凡的英雄。他预测敌人的行动,无需刘备担忧,他的策略总是与孙权不谋而合。吴国人民沉醉在美酒之中,而曹操的魂魄则被干枯的芦苇所困。如今,巴丘之地只剩下一堆土,但千百年来,人们仍然在赞美他的英勇风范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颂了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的英勇与智谋。诗中,“挥毫欲写周公瑾”一句,即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敬仰之情。通过“料敌未烦玄德虑,运筹常与仲谋同”的描绘,凸显了周瑜在军事上的高超才能和与孙权的默契配合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吴国人民的安乐与曹操的困境,进一步突出了周瑜的功绩。结尾“尚应千载赏英风”,则是对周瑜英勇风范的永恒赞美。

王佐

明广东海丰人。永乐中举人。入国子监,以学行闻。擢吏科给事中。器宇凝重,奏对详雅,为宣宗所知,超拜户部侍郎,巡视太仓、临清、德州诸仓积弊。正统七年进尚书,调剂国用,节缩有方。死于土木之变。 ► 35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