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

绝巘岧峣接太清,登临极目羽翰轻。 青徐海色侵牛斗,河朔云山拥凤城。 汉树龙鳞秋色爽,秦碑屃赑暮烟横。 探崖欲问长生诀,咫尺蓬壶万里情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绝巘(jué yǎn):极高的山峰。
  • 岧峣(tiáo yáo):山高峻的样子。
  • 太清:天空。
  • 羽翰:羽毛,这里指飞鸟。
  • 青徐:古代地名,指青州和徐州,今山东一带。
  • 牛斗:指天上的牛宿和斗宿,这里泛指星空。
  • 河朔:黄河以北地区。
  • 凤城:指京城。
  • 汉树:汉地的树木。
  • 龙鳞:形容树皮或树干纹理。
  • 秦碑:秦朝的石碑。
  • 屃赑(xì bì):形容石碑的厚重。
  • 蓬壶:传说中的仙山,这里指遥远的仙境。

翻译

站在极高的山峰之巅,山峰高耸入云,我极目远眺,飞鸟在空中轻盈飞翔。青徐一带的海色映入眼帘,仿佛侵入了牛斗星宿之间,河朔的云山则像是拥抱着京城。汉地的树木在秋色中显得格外爽朗,秦朝的石碑在暮色中横亘,显得厚重而神秘。我探寻着崖壁,想要寻找长生的秘诀,虽然只是咫尺之遥,却感觉蓬壶仙境遥不可及,心中充满了万里之外的遐想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站在高山之巅的壮阔视野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,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天文元素,如“青徐海色侵牛斗”和“河朔云山拥凤城”,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深度。结尾的“咫尺蓬壶万里情”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结合,表达了作者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