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
不识大忠祠,偶约城南侣。
怀贤一相访,晴旻敞高树。
断岸通寒潮,飞甍肃华宇。
忆读厓门志,因之揽双屿。
陆海翻鲸波,赵宋失其驭。
错落晨中星,飘泊风前絮。
荒碑不可觅,父老犹能语。
孤臣尚俎豆,敌国已非据。
丹扉驻黯云,灵旗带悲雨。
君看正气堂,千载谁为主。
拼音
分享图
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晴旻(mín):晴朗的天空。
- 飞甍(méng):高耸的屋檐。
- 厓门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- 陆海:指广阔的陆地和海洋。
- 鲸波:巨大的波浪。
- 赵宋:指宋朝。
- 驭(yù):控制,统治。
- 错落:分散,不规则。
- 晨中星:早晨的星星。
- 飘泊:漂浮不定。
- 荒碑:荒废的石碑。
- 孤臣:忠诚而孤立无援的臣子。
- 俎豆(zǔ dòu):古代祭祀用的器具,此处指祭祀。
- 灵旗:祭祀时用的旗帜。
- 正气堂:祠堂名,可能指大忠祠。
翻译
不知大忠祠在何处,偶然与城南的朋友相约。怀着对先贤的敬仰一同前往,晴朗的天空下高树挺拔。断续的岸边通向寒冷的潮水,高耸的屋檐下是庄严的庙宇。回忆起阅读厓门的历史,因此探访了双屿。广阔的陆地和海洋翻起巨浪,赵宋王朝失去了统治。星星在晨空中分散,像风中的飘絮一样漂泊不定。荒废的石碑难以寻觅,但父老乡亲仍能讲述往事。孤立无援的忠臣仍被祭祀,而敌国已不再是昔日的据点。祠堂的门扉驻留着黯淡的云彩,祭祀的旗帜带着悲雨。你看那正气堂,千年之后谁是它的主人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探访大忠祠的情景,通过对祠堂周围环境的描写,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忠臣的敬仰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,如“晴旻敞高树”、“断岸通寒潮”等,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悲凉的氛围。通过对历史的回顾,诗人抒发了对赵宋王朝衰落的感慨,以及对忠臣孤立无援的同情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历史和忠臣的深刻思考。
王渐逵
明广东番禺人,字用仪,一字鸿山,号青萝子、大隐山人。正德十二年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以养母请告,家居十余年,后至广州,适有诏,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。乃赴会稽,谒王阳明墓,与其门人讲学。久之乃归。后复被荐入京,言事不报,复乞归。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。有《青萝文集》。
► 782篇诗文
王渐逵的其他作品
- 《 立春日中洞山居偶成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题樾森楼四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喜赵东台岑蒲谷苏见江游西园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六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四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静观堂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 其二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
- 《 又答和区白斋一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渐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