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落花诗三十首

等是殉春亦待勘,摽梅难比二桃甘。 风流有主堪捐佩,雨涕无从得解骖。 蓂荚两阶辞舜殿,芳兰九畹萎江潭。 汤阴衣溅丹痕苦,僵李徒劳代亦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等是:同样是。
  • 殉春:为春天而牺牲,指花落。
  • :查验,这里指理解或评价。
  • 摽梅:指梅花的落花。摽(biāo),落下。
  • 二桃甘:指两个桃子甜美,这里比喻其他事物的美好。
  • 风流有主:指有主人或得到赏识。
  • 捐佩:捐弃佩饰,比喻放弃或失去。
  • 雨涕:雨中的泪水,比喻悲伤。
  • 解骖:解开马车的缰绳,比喻解脱或释放。
  • 蓂荚:传说中的瑞草,蓂(míng)。
  • 两阶:指宫殿的台阶。
  • 辞舜殿:离开舜的宫殿,比喻离开高位或美好之地。
  • 芳兰九畹:指大片的兰花,畹(wǎn),古代面积单位,一畹等于三十亩。
  • 萎江潭:在江边枯萎,比喻衰败或消逝。
  • 汤阴衣溅丹痕苦:汤阴,地名,这里指衣物上溅有丹砂的痕迹,表示痛苦或牺牲。
  • 僵李:僵硬的李子,比喻无用的牺牲。
  • 代亦惭:替代者也感到羞愧。

翻译

同样是花落为春而牺牲,也需要理解其意义,梅花的落花难以比拟两个甜美的桃子。 有主人赏识的风流之物可以放弃,雨中的泪水无法解脱马车的缰绳。 蓂荚离开舜的宫殿,大片的兰花在江边枯萎。 衣物上溅有丹砂的痕迹,表示痛苦,僵硬的李子作为替代者也感到羞愧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落花、梅、桃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隐喻了人生中的得失与牺牲。诗中“等是殉春亦待勘”一句,既表达了对落花牺牲的同情,也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。后文通过对比梅与桃、风流与雨涕等,展现了不同生命状态下的选择与无奈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选择的深刻思考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