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落花诗十首

锦阵风雌夺葆幢,万群茶火怯宵摐。 烧残梁殿缃千帙,击碎鸿门玉一双。 十里荷香消汴梦,三山芳草送吴降。 扬州婪尾春犹在,小住何妨眷此邦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锦阵风雌:形容落花如锦绣般绚烂,风中的花瓣像是雌性的风采。
  • 葆幢:古代仪仗中的旗帜。
  • 茶火:指茶色的火光,这里形容夜晚的景色。
  • 宵摐:夜晚的敲击声,这里可能指夜晚的某种活动或景象。
  • 梁殿:指梁朝的宫殿。
  • 缃千帙:指书籍,缃是浅黄色,帙是书套。
  • 鸿门:古代地名,这里可能指鸿门宴,比喻重要的历史事件。
  • 玉一双:比喻珍贵的东西。
  • 汴梦:指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梦境。
  • 三山:神话中的仙山,这里可能指理想中的美好之地。
  • 吴降:指吴地的投降或衰落。
  • 扬州婪尾春:指扬州的春天,婪尾春即春末。
  • 小住:短暂的停留。

翻译

落花如锦绣般绚烂,风中的花瓣像是雌性的风采,夺去了仪仗中的旗帜。万群茶色的火光在夜晚显得格外怯弱。梁朝的宫殿被烧毁,留下了千卷浅黄色的书籍,鸿门宴上珍贵的东西也被击碎。十里荷香消散了汴京的繁华梦境,三山芳草见证了吴地的衰落。扬州的春天依旧在,短暂的停留又何妨,何不眷恋这个美好的地方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落花景象的描绘,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。诗中“锦阵风雌夺葆幢”以落花喻历史的辉煌与消逝,“万群茶火怯宵摐”则映射出夜晚的寂静与历史的沉思。后联通过“梁殿”、“鸿门”等历史典故,以及“汴梦”、“吴降”等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落的感慨。结尾的“扬州婪尾春犹在”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希望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情怀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