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落花诗三十首

惠风习习柳阴阴,只此閒愁警客心。 昔以视今悲曲水,物犹如是奈江浔。 素筝如怨歌珠断,玉斝疑催烛泪深。 乱扑红颜都不省,待沾华发可知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惠风:和风,指春风。
  • 习习:形容风轻轻地吹。
  • 柳阴阴:柳树茂密,形成浓密的阴影。
  • 閒愁:淡淡的忧愁。
  • 曲水:古代园林中的一种水景,常用于流觞曲水之宴。
  • 江浔:江边。
  • 素筝:古代的一种弦乐器,此处指弹奏素筝的声音。
  • 歌珠断:比喻歌声中断,如同断了线的珍珠。
  • 玉斝:古代的一种酒器。
  • 烛泪:烛燃烧时滴下的蜡,比喻烛光下的哀愁。
  • 红颜:年轻女子的美貌。
  • 华发:白发,指年老。
  • 知音:理解自己的人,知己。

翻译

春风轻轻地吹拂,柳树下阴影浓密,只有这份淡淡的忧愁能触动游子的心。 曾经看到的美景如今已成回忆,让人感慨流水依旧,而江边的景物却已不同。 素筝的声音仿佛含着哀怨,歌声中断如同断了线的珍珠,玉杯中的酒似乎催促着烛泪更深。 纷乱地扑向年轻女子的美丽容颜,我已不再明白,但愿当我白发苍苍时,能找到理解我的人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春风柳荫下的淡淡忧愁,通过对曲水、江浔的对比,表达了时光流转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素筝、歌珠、玉斝、烛泪等意象,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。末句“待沾华发可知音”寄托了对未来知音的期盼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沉的思考和感慨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