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舟

· 王问
出郭尽渔家,家家飞楝花。 溪鲭酣涨水,村罟上浮槎。 近墅戎戎乱,冲波片片斜。 予非羡鱼者,相伴立平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楝花(liàn huā):楝树的花,楝树是一种落叶乔木。
  • (qīng):一种鱼类,通常指鲭鱼。
  • (gǔ):渔网。
  • 浮槎(fú chá):浮在水面上的木筏。
  • (shù):田野的庐舍。
  • 戎戎: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  • 羡鱼: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,意指羡慕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翻译

出了城郭,到处都是渔民的家,每家每户的楝树都开满了花。溪水中的鲭鱼在涨潮的水中欢快地游动,村里的渔网随着浮槎漂浮在水面上。靠近田舍的地方,草木茂盛,显得有些杂乱,而水面上漂浮的碎片则片片斜斜。我并不是羡慕鱼儿自由的人,只是和它们一起,静静地站在平坦的沙滩上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村景象,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,展现了渔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美景。诗中“出郭尽渔家,家家飞楝花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渔村的特色,而“溪鲭酣涨水,村罟上浮槎”则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捕鱼的场景。后两句“近墅戎戎乱,冲波片片斜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增添了诗意的层次。结尾“予非羡鱼者,相伴立平沙”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,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。整首诗语言清新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。

王问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子裕。嘉靖十七年进士。除户部主事,监徐州仓,减羡耗十二三。改南职方,历车驾郎中、广东按察佥事。父死,不复仕,隐居湖滨宝界山,兴至则为诗文,或点染丹青,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。以学行称,门人私谥文静先生。 ► 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