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渡钱塘简屠长卿

东望钱塘去路赊,鄞山鄞水隔天涯。 非关雪夜空回棹,其奈炎蒸苦忆家。 短髻乌蛮簪茉莉,轻衫白裤绣桃花。 采莲亦有江南女,何用扁舟渡若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shē):遥远。
  • 鄞山鄞水:指宁波一带的山和水。
  • 非关:并非因为。
  • 回棹:返回的船。
  • 炎蒸:酷热的夏天。
  • 乌蛮: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。
  • 茉莉:一种香花。
  • 白裤绣桃花:白色的裤子绣有桃花图案。
  • 采莲:采摘莲花。
  • 若耶:若耶溪,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,传说西施曾在此采莲。

翻译

向东望去,前往钱塘的路途遥远,宁波的山山水水仿佛隔绝了天涯。 并非因为雪夜而空手返回,无奈酷热的夏天让我更加思念家乡。 短小的发髻上插着乌蛮族的茉莉花,轻薄的衣衫下是绣有桃花图案的白色裤子。 采摘莲花的江南女子,何必要用扁舟渡过若耶溪呢?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。诗中,“东望钱塘去路赊”一句,既表达了旅途的遥远,也隐含了对家乡的向往。后文通过对“炎蒸”的描写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的思念。诗的结尾以江南女子采莲的景象,巧妙地表达了对家乡自然美景的怀念,同时也反映了对旅途劳顿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感慨。

王稚登

明常州府武进(一作江阴)人,移居苏州,字伯谷,号玉遮山人。十岁能诗,既长,名满吴会。吴门自文徵明后,风雅无定属,稚登尝及徵明门,遥接其风,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,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。闽粤人过苏州者,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。万历中征修国史,未上而史局罢。曾编散曲为《吴骚集》,所收己作不少。又有《吴郡丹青志》、《奕史》《吴社编》及《尊生斋集》等。 ► 24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