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长洲蔡明府

廿年京洛羡飞腾,此地重逢不负丞。 走马泥涂朝带雪,栖鸦官舍晚如冰。 桥边乌鹊非银汉,坞内桃花隔武陵。 一枕黄粱俱莫问,君依迁客我依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廿年:二十年。
  • 京洛:指京城,这里特指北京。
  • 飞腾:比喻仕途上的迅速升迁。
  • :古代官职名,这里指县丞,即县令的副手。
  • 走马:骑马疾行。
  • 泥涂:泥泞的道路。
  • 栖鸦:指傍晚归巢的乌鸦,比喻官员晚归。
  • 官舍:官员的住所。
  • 桥边乌鹊:指传说中的乌鹊桥,即七夕时乌鹊搭成的桥,比喻不可能的事情。
  • 银汉:银河,这里比喻高远的理想或难以触及的事物。
  • 坞内桃花:坞,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,这里指桃花源,比喻理想中的乐土。
  • 武陵:指桃花源所在的地方,这里比喻遥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方。
  • 一枕黄粱:比喻虚幻的梦想或不切实际的愿望。
  • 迁客:被贬谪的官员。
  • 依僧:依靠僧人,指隐居或出家。

翻译

二十年在北京羡慕那些仕途迅速升迁的人,如今在这地方重逢,我并没有辜负县丞的职位。早晨骑马疾行在泥泞的道路上,带着雪花;傍晚回到官舍,如同冰冷的乌鸦归巢。桥边的乌鹊无法搭建银河,坞内的桃花隔绝了武陵的理想之地。那些虚幻的梦想都不必再问,你作为被贬的官员,我则依靠着僧人生活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。诗中,“廿年京洛羡飞腾”展现了诗人对仕途升迁的向往,而“此地重逢不负丞”则表明诗人对自己职位的坚守。后两句通过对早晨和傍晚景象的描绘,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官场的冷漠。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,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王稚登

明常州府武进(一作江阴)人,移居苏州,字伯谷,号玉遮山人。十岁能诗,既长,名满吴会。吴门自文徵明后,风雅无定属,稚登尝及徵明门,遥接其风,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,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。闽粤人过苏州者,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。万历中征修国史,未上而史局罢。曾编散曲为《吴骚集》,所收己作不少。又有《吴郡丹青志》、《奕史》《吴社编》及《尊生斋集》等。 ► 24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