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华晋民入南雍

才子担簦指旧京,垂杨系马听新莺。 隔江山入长干寺,带雨潮添建业城。 绛帐传经秦博士,布衣游侠鲁诸生。 春江花月清淮夜,知醉谁家雁柱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担簦 (dān dēng):背着伞,指远行。
  • 长干寺:位于南京的一座古寺。
  • 建业:南京的古称。
  • 绛帐:红色的帐幕,古代讲学者常悬挂,后指讲学之处。
  • 秦博士:指在秦地讲学的博士。
  • 鲁诸生:指在鲁地求学的学生。
  • 雁柱筝:一种筝,其弦柱排列如雁行,故名。

翻译

才子背着伞指向旧时的京城,垂柳下系马聆听新莺的啼鸣。 远眺山峦将长干寺纳入视野,雨后的潮水为建业城增添了生机。 在红色的帐幕下传授经学的秦地博士,穿着布衣游历四方的鲁地学生。 春江边的花月映照着清淮之夜,不知醉倒在谁家的雁柱筝声中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才子远行的景象,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风景与情感。诗中“垂杨系马听新莺”一句,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,又暗含了离别的哀愁。后联通过对“绛帐传经”与“布衣游侠”的对比,展现了才子的学识与不羁。结尾的“春江花月清淮夜”则以景结情,留下了无限遐想。

王稚登

明常州府武进(一作江阴)人,移居苏州,字伯谷,号玉遮山人。十岁能诗,既长,名满吴会。吴门自文徵明后,风雅无定属,稚登尝及徵明门,遥接其风,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,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。闽粤人过苏州者,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。万历中征修国史,未上而史局罢。曾编散曲为《吴骚集》,所收己作不少。又有《吴郡丹青志》、《奕史》《吴社编》及《尊生斋集》等。 ► 24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