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丘公五指山诗

· 王佐
坤轴南回地尽头,巨灵见掌镇中洲。 打开放水澄环海,擘列分山观四州。 一朵金莲擎碧落,五株玉笋泮清秋。 明时维岳颂神降,还继嵩高咏有周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坤轴:地轴,指地球的自转轴。
  • 巨灵:神话中的大力神。
  • 中洲:指中原地区。
  • 环海:环绕的海域。
  • 擘列:分开排列。
  • 四州:指中国古代的四个主要行政区划。
  • 金莲:比喻山峰。
  • 碧落:天空。
  • 玉笋:比喻山峰。
  • :水边。
  • 清秋:清爽的秋天。
  • 明时:明亮的时刻。
  • 维岳:指高山。
  • 嵩高:嵩山,中国五岳之一。
  • 咏有周:歌颂周朝。

翻译

地轴向南延伸至尽头,巨灵神显现手掌镇守中原。 打开手掌放出水流,澄澈环绕海域,分开山脉排列,观察四州景象。 一朵金莲般的山峰高耸入云,五座玉笋般的山峰在清秋的水边。 在明亮的时刻,我们歌颂高山如神降临,还继续歌颂周朝,如同嵩山之咏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五指山壮丽的自然景观,通过神话传说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美丽。诗中“坤轴南回地尽头”一句,以地轴南极为起点,引出巨灵神掌镇中洲的宏大场景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。后文通过“金莲”、“玉笋”等形象的比喻,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峰的形态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壮美的山水之间。结尾处提及“明时维岳颂神降”,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,也隐含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歌颂。

王佐

明广东海丰人。永乐中举人。入国子监,以学行闻。擢吏科给事中。器宇凝重,奏对详雅,为宣宗所知,超拜户部侍郎,巡视太仓、临清、德州诸仓积弊。正统七年进尚书,调剂国用,节缩有方。死于土木之变。 ► 35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