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州周同府双凤朝阳卷

· 王佐
有鸟有鸟丹山祥,羽族三百斯其王。 五色灿灿昭天章,九苞七德德莫详。 太平天子运隆昌,千仞下来览辉光。 曈曈旭日升扶桑,双双扬彩鸣高岗。 一唱一和声锵锵,钧天乐奏上帝旁。 此鸟一鸣四海康,天下望汝仪虞唐。 虞唐君臣明且良,汝来应治真非常。 谁家兄弟堪比方,应城二周列周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曈曈 (tóng tóng):形容日初出渐明貌美丽。
  • 扶桑:神话中的树名,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。
  • 钧天乐:指天上的音乐,比喻优美的音乐。
  • 虞唐:指古代的贤明君主虞舜和唐尧。
  • 周行 (zhōu háng):指周朝的官职序列,也泛指官员的行列。

翻译

有一种鸟来自丹山,象征着吉祥,它是三百种羽族中的王者。它的羽毛五彩斑斓,美丽如天上的文章,九种华丽的装饰和七种美德,其美德难以详述。在太平盛世的君主统治下,这种鸟从高处飞下,欣赏着光辉。如同初升的旭日从扶桑树上升起,两只这样的鸟在高岗上鸣叫,光彩夺目。它们一唱一和,声音和谐悦耳,如同天上的音乐在上帝旁边演奏。当这种鸟鸣叫时,四海之内都会安宁,天下人都希望你能像虞舜和唐尧那样贤明。虞舜和唐尧的君臣都是明智善良的,你的到来应该是为了治理这不同寻常的世界。谁能比得上这对兄弟呢?应城的二周位列于周朝的官员行列中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象征吉祥的鸟,来赞美太平盛世的君主和贤明的治理。诗中“双凤朝阳”象征着吉祥和光明,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君主的贤明。通过对鸟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美好时代的向往。诗的最后提到“应城二周”,可能是指当时的两位贤臣,通过对比,强调了贤臣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。整首诗语言华丽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美好时代的赞美和对贤明治理的期待。

王佐

明广东海丰人。永乐中举人。入国子监,以学行闻。擢吏科给事中。器宇凝重,奏对详雅,为宣宗所知,超拜户部侍郎,巡视太仓、临清、德州诸仓积弊。正统七年进尚书,调剂国用,节缩有方。死于土木之变。 ► 35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