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

· 王鏊
两年不厌草堂低,颇爱晨昏出入齐。 长日经过无主客,只今相见有东西。 浊醪尚可墙头过,归院那愁柳下迷。 厩马似知人意思,临歧回首再三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浊醪(zhuó láo):浊酒。
  • 归院:回到自己的住处。
  • 临歧:在分别的路口。
  • (sī):马叫声。

翻译

两年来,我对这低矮的草堂并不厌倦,非常喜欢早晚进出的宁静。 如今,我们不再是主客之分,只是相见时,你我已分居东西。 墙头递过来的浊酒依旧可饮,回到自己的院子,又何愁在柳树下迷路。 马儿似乎也懂得人的心情,在分别的路口,它回首再三嘶鸣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朱天昭深厚的情谊及分别时的不舍。诗中,“两年不厌草堂低”展现了两人相处的和谐与舒适,“浊醪尚可墙头过”则巧妙地以酒为媒介,暗示了友情的延续。末句“厩马似知人意思,临歧回首再三嘶”通过马的嘶鸣,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眷恋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展现了明代文人间的交往与情感。

王鏊

王鏊

明苏州府吴县人,字济之。十六岁时,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。成化十一年进士,授编修。闭门读书,远避权势。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,亦不相往来。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。以忧去。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閤大学士,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,鏊初开诚与言,偶见听纳,后瑾专横更甚,祸流搢绅,鏊不能救,乃辞官而去。博学有识鉴,经学通明,制行修谨,文章修洁。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等。 ► 86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