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近江

· 王缜
缘城屈曲上层楼,楼外长江日夜流。 黄鹤有情终在楚,赤松无路可封留。 诗从崔颢风骚少,笛傍桓伊曲调幽。 日暮东风飞鸟散,白云红叶两悠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黄鹤:传说中的一种仙鹤,常用来象征长寿或神仙。
  • 赤松:指赤松子,古代传说中的仙人。
  • 崔颢:唐代诗人,以《黄鹤楼》一诗闻名。
  • 桓伊:东晋时期的音乐家,擅长吹笛。

翻译

沿着曲折的城墙登上高楼,楼外长江水日夜不息地流淌。 黄鹤虽有情感,但始终留在了楚地,赤松子虽是仙人,却无法留下封印。 崔颢的诗风骚雅致,桓伊的笛声曲调幽深。 日暮时分,东风吹过,鸟儿飞散,白云与红叶在空中悠然飘荡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。诗中,“黄鹤有情终在楚”一句,既表达了对黄鹤楼传说的怀念,也暗含了对楚地文化的赞美。而“赤松无路可封留”则抒发了对仙人赤松子的向往与无奈。后两句通过对崔颢诗风和桓伊笛声的赞美,进一步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渲染黄鹤楼的氛围。结尾的“日暮东风飞鸟散,白云红叶两悠悠”则以景结情,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、向往自然的情感。

王缜

明广东东莞人,字文哲。弘治六年进士。授兵科给事中,强直敢言。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,忤刘瑾,借故罚米五百石,售家产以偿。累迁右副都御史,巡抚苏松诸府,督兵歼刘七于狼山。世宗即位,升南京户部尚书。卒官。 ► 42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