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鸟篇赠李三洲

灵鸟振云翮,乃在桂林飞。 亭亭九疑黛,郁郁苍梧枝。 五色焕文明,瓯楚生光辉。 重阴冱寰宇,百年爰凄腓。 安淂望朝阳,戢翼仪天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灵鸟:神话传说中的神鸟,常象征吉祥、美好。
  • 振云翮:振翅高飞。云翮,指鸟的翅膀。
  • 桂林:地名,今广西桂林市,以山水秀丽著称。
  • 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。
  • 九疑黛:九疑山,位于今湖南省境内,黛指山色深绿。
  • 苍梧:地名,今广西梧州市一带,古时指边远之地。
  • 五色焕文明:五色指五彩斑斓,焕表示光彩照人,文明指文化繁荣。
  • 瓯楚:指古代的瓯越和楚国地区,泛指江南一带。
  • 重阴冱:重阴指浓密的阴云,冱指冻结,比喻环境恶劣。
  • 寰宇:指整个世界或宇宙。
  • 爰凄腓:爰,于是;凄腓,形容寒冷凄凉。
  • 戢翼:收起翅膀,停止飞翔。
  • 仪天池:仪,向往;天池,神话中的仙境,比喻理想之地。

翻译

神鸟振翅高飞,在桂林的天空中翱翔。它高耸直立,仿佛九疑山的翠绿,又如苍梧的枝条郁郁葱葱。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文明,使江南一带生辉。然而,整个世界被浓密的阴云所笼罩,寒冷凄凉。我多么希望能看到朝阳,收起翅膀,向往那神话中的仙境天池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以灵鸟为象征,描绘了其高飞于桂林的壮丽景象,并通过对比文明的光辉与环境的恶劣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。

王渐逵

明广东番禺人,字用仪,一字鸿山,号青萝子、大隐山人。正德十二年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以养母请告,家居十余年,后至广州,适有诏,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。乃赴会稽,谒王阳明墓,与其门人讲学。久之乃归。后复被荐入京,言事不报,复乞归。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。有《青萝文集》。 ► 78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