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郎神咏镜

碧潭清浅,又早被、蘋风吹动。惊鬓影参差,归来欲倦,试向菱铜閒弄。何处相逢似曾相,识一面、閒愁偷送。多情甚白祫,朱颜直至,而今相共。 还恐。尘生碧海,元云暗涌。也似我年来,桃花春水,咫尺烟迷秦洞。总不分明,犹应记得,笑语当时恩重。谁忍见、半规流落人间,别邀新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蘋风:微风。蘋,píng,一种水生植物。
  • 鬓影:指镜中映出的面容。
  • 菱铜:古代铜镜的一种,表面有菱形花纹。
  • 白祫:白色的夹衣。祫,xiá,夹衣。
  • 朱颜:红润的面容,指美人的容颜。
  • 尘生碧海:比喻镜面因尘封而模糊。
  • 元云:乌云。元,通“玄”,黑色。
  • 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咫,zhǐ,古代长度单位,约为八寸。
  • 秦洞:指桃花源,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。
  • 半规:半圆形的镜子。规,圆规,这里指圆形的镜子。

翻译

碧绿的潭水清澈见底,却早已被微风吹起的蘋叶搅动。镜中映出的面容参差不齐,归来时已感到疲倦,试着在菱形花纹的铜镜前闲适地摆弄。在何处相遇似乎曾经相识,一面之缘便偷走了闲愁。多么多情,那白色的夹衣,红润的面容,直到现在仍相伴左右。

还担心。镜面因尘封而模糊,乌云暗涌。也像我近年来,桃花春水,近在咫尺却烟雾迷蒙的秦洞。总是不分明,但应该记得,笑语中的当时恩情深重。谁忍心看到,半圆形的镜子流落人间,另寻新欢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以镜为喻,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。诗中“碧潭清浅”与“蘋风吹动”形成对比,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。通过对镜中“鬓影”的描绘,表达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。后文中的“尘生碧海”与“元云暗涌”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迷茫与不安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细腻,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感慨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