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鹤仙 · 寿谈守教母六十

薰风初入幕。禁城隈,缭绕朱栏画阁。杨柳枝枝弱。 绿阴中,遥映满阶红药。萱花吐萼。爱北堂、春光如昨。 清昼永,人在瑶池深处,安排春酌。 恰有蓬瀛仙客。羽服翩跹,云车煜爚。玉壶丝索。玳筵前,觥筹错。 芳尘动,正见妙舞清歌,尽日承颜为乐。想莱綵潘舆,兹事古今寥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薰风:和暖的风,指初夏时的东南风。
  • 禁城隈:皇城的一角。隈,角落。
  • 缭绕:回环旋转。
  • 朱栏画阁:红色的栏杆和彩绘的楼阁。
  • 杨柳枝枝弱:形容杨柳枝条柔软。
  • 红药:红色的芍药花。
  • 萱花吐萼:萱草花开放。萱花,即萱草,古人以为可以忘忧的一种草。
  • 北堂: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,是主妇盥洗的地方,后因指主妇居留之处。
  • 瑶池: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,西王母所居。
  • 蓬瀛仙客:指仙人。蓬瀛,蓬莱和瀛洲,神山名,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。
  • 羽服翩跹:穿着羽毛制成的衣服,形容舞姿轻盈。
  • 云车煜爚:云车,传说中仙人的车乘。煜爚,光辉灿烂,形容车饰华丽。
  • 玉壶丝索:玉壶,酒壶的美称。丝索,指弦乐器。
  • 玳筵:玳瑁筵,指精美的筵席。
  • 觥筹错: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,形容宴饮尽欢。
  • 莱綵潘舆:莱綵,指老人衣冠,表示尊敬。潘舆,晋潘岳《闲居赋》有“太夫人乃御版舆”句,后因以“潘舆”代指儿子迎养父母的工具。

翻译

初夏的和风轻轻吹入帷幕,皇城的一角,红色的栏杆和彩绘的楼阁环绕四周。杨柳枝条柔软,绿荫中,远远映衬着满阶的红色芍药。萱草花开放,喜爱北堂,春光依旧如昨。清静的白天漫长,有人身处瑶池深处,安排着春日的酒宴。

恰巧有来自蓬莱仙境的仙人,穿着羽毛制成的衣服,舞姿轻盈,乘坐光辉灿烂的云车。酒壶和弦乐器在精美的筵席前,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。芳香的尘埃轻轻摇动,正看见美妙的舞蹈和清亮的歌声,整日承欢作乐。想像着老人衣冠和儿子迎养父母的场景,这种事情古今都很稀少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寿宴场景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,展现了寿谈守教母六十岁生日的盛况。诗中“薰风”、“杨柳”、“红药”、“萱花”等自然元素,与“瑶池”、“蓬瀛仙客”、“羽服翩跹”等神话色彩浓厚的描绘相结合,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庆典氛围。结尾处的“莱綵潘舆”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孝道的赞美和对古今孝行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。

王立道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懋中,号尧衢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编修。有《具茨集诗文》。 ► 60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