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台行送姚掌教归桐庐

汉家中更百六厄,炎精无光群盗剧。 猗嗟光武起舂陵,司隶威仪重辉赫。 昆阳旗鼓虎豹奔,猰㺄陨首欃枪馘。 桓桓诸将二十八,驰乘风云厉高翮。 先生尔时独何为,羊裘蒙茸钓空泽。 神龙一奋海宇清,冥鸿孤飞江雾白。 亦知天子即故人,偃蹇自拟长为客。 轩裳韦布各有徒,狂奴岂任三公责。 遂令意气动星辰,翻见功名胜竹帛。 钓奇何如龙伯人,渔国不似磻溪石。 千秋物色在山川,仰睇嵯峨俯空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百六厄:指汉朝历经多次灾难。
  • 炎精:指汉朝的国运。
  • 猗嗟:赞叹词,表示赞美。
  • 舂陵:地名,今属湖南,光武帝刘秀的故乡。
  • 司隶:古代官名,负责京城的治安。
  • 昆阳:地名,今属河南,光武帝在此大败王莽军队。
  • 猰㺄:古代传说中的怪兽,比喻敌人。
  • 欃枪馘:古代兵器,比喻战争。
  • 桓桓:威武的样子。
  • 羊裘蒙茸:穿着粗糙的羊皮衣,形容生活简朴。
  • 冥鸿:比喻高远不可及的事物。
  • 轩裳韦布:指官服和普通布衣,比喻官职与平民。
  • 狂奴:自谦之词,指自己。
  • 竹帛:古代书写材料,比喻功名。
  • 龙伯人:古代神话中的巨人,比喻力量巨大。
  • 磻溪石:指姜太公钓鱼的地方,比喻隐居之地。
  • 嵯峨:形容山势高峻。

翻译

汉朝历经百般灾难,国运黯淡,群盗猖獗。 赞叹光武兴起于舂陵,司隶的威仪重新辉耀。 昆阳之战中,虎豹般的敌人奔逃,怪兽般的敌首被斩,战争结束。 二十八位威武的将领,乘风破浪,高飞翱翔。 先生此时独自何为,穿着粗糙的羊皮衣,在空旷的泽地垂钓。 神龙一旦振奋,海宇清平,孤鸿高飞,江雾苍白。 亦知天子即是故人,但宁愿自居为长久的客人。 官服与布衣各有其徒,自谦为狂奴,岂能担负三公的重责。 遂使意气感动星辰,功名胜过竹帛记载。 钓鱼之奇如同龙伯人,渔国不如磻溪石。 千秋的物色留在山川之间,仰视高峻的山峰,俯瞰碧空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美了光武帝刘秀的英勇与威仪,以及他手下的二十八位将领的英勇。诗中通过对比光武帝的辉煌与自己的隐居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诗的最后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赞美,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。整首诗语言雄浑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个人理想的坚持。

王立道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懋中,号尧衢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编修。有《具茨集诗文》。 ► 60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