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行路难二首

君不见堂前燕,翩翩冬去春来见。君不见海上鸥,纷纷随波飞复留。 丈夫亦有四方志,十年辞亲作远游。客情已似风花乱,归思空悬明月秋。 共道龙沙兵气净,莫誇燕颔待封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拟行路难:模仿古乐府《行路难》的形式创作的诗歌。
  • 翩翩:形容动作轻快、优雅。
  • 四方志:指远大的志向,希望游历四方,有所作为。
  • 十年:虚指,表示时间较长。
  • 辞亲:离开亲人。
  • 风花乱:比喻心情纷乱,如同风中的花瓣。
  • 归思:思乡之情。
  • 悬明月秋:比喻思乡之情如同秋夜的明月,高悬不落。
  • 龙沙:地名,指边疆地区。
  • 兵气净:指战争的气氛已经平息。
  • 燕颔:古代形容美男子的一种相貌特征,这里指有才能的人。
  • 待封侯:等待被封为诸侯,比喻等待功成名就。

翻译

你看那堂前的燕子,轻盈地在冬天离去,春天又回来。你看那海上的鸥鸟,纷纷随着波浪飞翔,又停留。 大丈夫也有远大的志向,十年前辞别亲人,踏上了远游的旅程。客居他乡的心情已经如同风中的花瓣一样纷乱,思乡之情却像秋夜的明月,高悬不落。 大家都说边疆的战争气氛已经平息,不要只是夸耀有才能的人等待功成名就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燕子和鸥鸟的比喻,描绘了远游者的四方志向和思乡之情。诗中,“翩翩冬去春来见”和“纷纷随波飞复留”生动地表现了燕子和鸥鸟的自由与迁徙,象征着远游者的旅途与心情。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远游者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功名的淡漠态度,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情怀。

王立道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懋中,号尧衢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编修。有《具茨集诗文》。 ► 60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