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

相送今朝倒客杯,风高木落试登台。 乾坤带甲无终日,草泽纡筹几骏才。 南去祇悲湘水雁,北书唯寄陇头梅。 栖迟迢递双极目,大旆孤城画角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昭代:指明朝。
  • 护军:古代官名,负责护卫。
  • 秋兴:秋日感怀。
  • 乾坤:天地。
  • 带甲:指士兵,因士兵常穿甲胄。
  • 草泽:指民间,与朝廷相对。
  • 纡筹:曲折筹划。
  • 骏才: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湘水:湖南的湘江。
  • 陇头梅:陇山的梅花,此处指远方寄来的书信。
  • 栖迟:停留,滞留。
  • 迢递:遥远。
  • 大旆:大旗。
  • 画角:古代军中乐器,形似牛角,上有彩绘。

翻译

今天送别时,我倒满了客人的酒杯,风势强劲,树叶纷纷落下,我试着登上高台。天地间,士兵们日夜不息地战斗,民间却有几位杰出的人才在曲折筹划。向南飞去的只有湘江上的雁群,而北方的书信只能寄托给陇山的梅花。我停留在这遥远的地方,极目远望,孤独的城池旁,大旗飘扬,画角声哀伤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时局的感慨。诗中,“风高木落”与“乾坤带甲”形成鲜明对比,前者描绘自然之秋,后者暗喻战乱之秋,两者交织,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。后联通过“湘水雁”与“陇头梅”的意象,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无奈。结尾的“大旆孤城画角哀”更是以景结情,将孤独与哀愁推向高潮,使全诗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。

王夫之

王夫之

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,中年一度改名壶,字而农,号姜斋、夕堂、一瓢道人、双髻外史。明崇祯十五年举人。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。旋归居衡阳石船山。永历政权覆灭后,曾匿居瑶人山区,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,闭门著书。自署船山病叟,学者称船山先生。吴三桂反清兵起,夫之又逃入深山。终其身不剃发。治学范围极广,于经、史、诸子、天文、历法、文学无所不通,有《正蒙注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姜斋诗话》等。《船山遗书》至道光间始刻,同治间始有全书,后又有增收,至三百五十八卷。 ► 153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