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

瞻对从容晷屡移,晚阴松径出迟迟。 归来便向妻孥羡,千载儒生际遇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瞻对:仰望并对答。
  • 从容:不慌不忙,镇定自若。
  • 晷屡移:日晷的影子多次移动,形容时间流逝。
  • 晚阴:傍晚的阴凉。
  • 松径:松树间的小路。
  • 出迟迟:缓慢地离开。
  • 妻孥:妻子和儿女。
  • 千载:千年,形容时间极长。
  • 际遇:遭遇,特指好的遭遇。

翻译

仰望着并对答着,时间在从容中不知不觉地流逝,日晷的影子多次移动。傍晚时分,我缓缓地从松树间的小路走出来。回到家中,我向妻子和儿女炫耀,作为一位儒生,我遇到了千年难遇的好时机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与圣上同游并受到恩赐的情景。诗中,“瞻对从容晷屡移”一句,既表达了作者与圣上交流的从容不迫,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归来后的喜悦与对千载难逢际遇的感慨,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自豪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圣恩的感激和对儒生身份的自豪。

方献夫

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 ► 2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