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混世: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活。
- 耽幽:沉溺于幽静的环境或思想。
- 癖:特别喜爱或习惯。
- 一蓑:一件蓑衣,比喻简朴的生活。
- 馀论:多余的言论或要求。
- 凤鸟:传说中的神鸟,比喻美好但难以见到的事物。
- 沧浪:水名,这里可能指水边的景色或歌声。
- 岛歌:岛上的歌声,这里可能指隐逸生活的歌声。
- 吾侪:我们这些人。
- 洒落: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。
- 不啻:无异于,如同。
- 舞雩:古代求雨的祭祀,这里可能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。
翻译
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活,我是否能够坚持到底?沉溺于幽静的环境,我对此又怎能不深爱呢?一件蓑衣就足以满足我的生活,我不敢追求更多的多余言论。凤鸟何时才能出现?沧浪水边的歌声被隔绝了。我们这些人现在自由自在,无异于在舞雩的祭祀中自由地舞蹈。
赏析
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纷繁世界的无奈与对幽静生活的向往。通过“一蓑聊自足”展现了作者简朴的生活态度,而“凤鸟何时见”则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不可及。最后,“吾侪今洒落,不啻舞雩过”描绘了作者与同伴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,体现了对现实的超然与对理想的追求。
方献夫
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
► 217篇诗文
方献夫的其他作品
- 《 赠族侄士表之黄岩司训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山亭落梅用丹山家兄韵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公署赏牡丹兼喜雨得时字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别霍渭厓伦白山邓贲斋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与周大尹岐瑞西樵看山次韵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又恭和圣制近体一首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
- 《 赠毛按治 》 —— [ 明 ] 方献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