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西湖

初从西湖行,未弄西湖艇。 西湖景若何,举目望逾迥。 迄尔湖中山,悠然见孤影。 湖光有明灭,山影常静正。 欲飞山顶眠,一眠发群省。 欲落湖心浴,一浴消百病。 有怀谁复同,欲语无人领。 风来水波动,云合山色暝。 蓝舆不停肩,忽忽度松岭。 何时偕美人,还来极风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迄尔:直到。
  • 明灭:时隐时现,忽明忽暗。
  • 静正:静止而端正。
  • 群省:众多省悟。
  • 消百病:消除各种疾病。
  • 有怀:有所思,有所感。
  • 风咏:随风吟咏。

翻译

起初沿着西湖行走,还未划过西湖的小船。 西湖的景色究竟如何,抬头望去,视野愈发开阔。 直到湖中的山峰,悠然映入眼帘,孤独地倒映在水中。 湖光时而明亮,时而暗淡,山影却始终静止而端正。 想要飞到山顶上躺下,一躺下便能领悟许多道理。 想要跳入湖心沐浴,一沐浴便能消除所有疾病。 心中有所思,却无人与我同感,想要倾诉,却无人能理解。 风吹来,湖水泛起波纹,云层聚集,山色变得昏暗。 坐在轿子里,肩上的轿子不停歇,匆匆穿越松林覆盖的山岭。 何时能与心爱的人一起,回来这里,随风吟咏,尽情抒发情感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以西湖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静谧与美丽。诗人通过对湖光山色的观察,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。诗中“欲飞山顶眠”与“欲落湖心浴”两句,既展现了诗人的超然想象,也寄托了对身心净化的渴望。结尾处,诗人希望能与心爱的人一同归来,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,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深切向往。

方献夫

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 ► 2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