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和圣制恭奉祖训及皇考手泽于内宫元夜设灯致庆

春宵启燕游,玉烛覃恩泽。 不忘无逸戒,艰难兴王业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玉烛:指美好的时序或时光。
  • 覃恩泽:广泛施予恩惠。
  • 无逸戒:指不忘勤勉戒慎。
  • 艰难:困难重重。
  • 兴王业:建立或振兴王朝的事业。

翻译

春天的夜晚开启了欢乐的宴游,美好的时光如同玉烛般照耀,广泛地施予恩惠。 不忘勤勉戒慎的教诲,即使在重重困难中,也要振兴王朝的事业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的喜庆场景,同时表达了不忘勤勉戒慎的决心和对振兴王朝事业的坚定信念。诗中“玉烛覃恩泽”一句,既形容了春夜的美好,又暗喻了皇恩的浩荡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“无逸戒”与“艰难”,强调了即使在困难时期,也要坚守戒慎,努力振兴国家,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方献夫

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 ► 2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