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访邓顺之既别以风雨阻再至

缭绕萦回一水赊,白云随我到君家。 池临坐石封春藓,岸没垂藤带晚花。 海内虚名空有愧,人间真迹更谁誇。 多君不尽招携意,风雨重来系短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缭绕(liáo rào):回环旋转。
  • (shē):远。
  • 池临坐石:池边坐石。
  • :覆盖。
  • 春藓:春天的苔藓。
  • 岸没垂藤:岸边藤蔓垂挂。
  • 晚花:傍晚时分的花朵。
  • 海内虚名:在国内徒有虚名。
  • 真迹:真正的成就或作品。
  • (kuā):夸耀。
  • 多君:多谢你。
  • 招携:邀请和陪伴。
  • 风雨重来:风雨再次来临。
  • 系短槎:系着短小的船。

翻译

回环旋转的水路显得遥远,白云随我一同来到你家。 池边的坐石被春苔覆盖,岸边的藤蔓垂挂,带着傍晚的花朵。 在国内徒有虚名,我感到惭愧,而人间的真正成就又有谁来夸耀呢? 多谢你不尽的邀请和陪伴之意,风雨再次来临,我系着短小的船重访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访问友人邓顺之的情景,以及因风雨阻隔而再次造访的经历。诗中,“缭绕萦回一水赊”和“白云随我到君家”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自然的美景,而“池临坐石封春藓,岸没垂藤带晚花”则细腻地描绘了友人家的静谧景致。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虚名的自省和对真正成就的向往。最后,诗人感谢友人的热情招待,并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。

方献夫

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 ► 2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