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人入楚

· 王恭
斗酒官亭醉未休,春江解缆倍离忧。 闽关夜月舟中别,梦泽沧波马上游。 漠漠暮云夔子国,潇潇黄鹤汉阳楼。 此行若听王门漏,莫作兰台宋玉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斗酒:古代盛酒的器具,这里指饮酒。
  • 官亭:官府设立的亭子,常用于送别。
  • 春江:春天的江水。
  • 解缆:解开船缆,指船只启航。
  • :加倍,更加。
  • 离忧:离别的忧愁。
  • 闽关:指福建的关隘。
  • 夜月:夜晚的月亮。
  • 舟中别:在船上分别。
  • 梦泽:古代楚地的一个湖泊,这里泛指楚地的湖泊。
  • 沧波:波涛。
  • 马上游:在马背上旅行。
  • 漠漠:形容景色模糊不清。
  • 夔子国:古代楚国的一个地名,今属重庆。
  • 潇潇:形容风雨声。
  • 黄鹤:黄鹤楼,位于湖北武汉。
  • 汉阳楼:位于湖北武汉,与黄鹤楼相对。
  • 王门漏:指宫廷中的漏刻,即时间。
  • 兰台:古代宫廷中的一个机构,这里指宫廷。
  • 宋玉愁: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学家,以其作品中流露的忧愁著称。

翻译

在官亭饮酒直到醉意未消,春天的江水解开船缆启航,加倍地感到离别的忧愁。在福建的关隘,夜晚的月光下,我们在船上分别;在楚地的湖泊,波涛汹涌中,我在马背上旅行。景色模糊不清,仿佛到了夔子国;风雨声潇潇,如同在黄鹤楼和汉阳楼之间。此行如果听到宫廷中的时间流逝声,不要像宋玉那样在宫廷中流露出忧愁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深情场景,通过对春江、夜月、沧波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忧愁。诗中“斗酒官亭醉未休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,而“春江解缆倍离忧”则凸显了离别的痛苦。后两句通过对夔子国和黄鹤楼的描绘,进一步以景抒情,增强了诗的意境。结尾的“此行若听王门漏,莫作兰台宋玉愁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嘱,希望他不要过于忧愁,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