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夜宿实上人山房因题于竹石图

· 王绂
竹窗清夜听风雨,蒲座同僧对一灯。 自笑身形癯似鹤,谁知心事冷如冰。 茅庵近漏牵萝补,茶鼎将枯汲涧增。 明日天晴过湖去,云山烟树绕平陵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蒲座:用蒲草编制的座垫。
  • (qú):瘦。
  • :一种蔓生植物。
  • :山间的小溪。

翻译

在竹窗边,我静听夜雨,与僧人相对,共坐蒲草座,共享一盏灯。 我自嘲身形瘦削如鹤,但内心却冷若冰霜。 茅屋因近漏雨而需修补,茶鼎将干,我便去山涧取水。 希望明日天晴,我能过湖而去,那时云雾缭绕的山峦与树木将环绕着平原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僧舍的雨夜体验,通过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。诗中“竹窗清夜听风雨”一句,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,又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。后文通过对比“身形癯似鹤”与“心事冷如冰”,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超然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。

王绂

王绂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孟端,号友石生,以隐居九龙山,又号九龙山人。自少志气高发,北游逾雁门。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。善书法,自谓书必如古人,庶可名业传后。尤工画山水竹石,妙绝一时。性高介绝俗,豪贵往见,每闭门不纳。有《王舍人诗集》。 ► 6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