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
瑶花已三白,腊戍当兹晨。
田家愿丰稔,对此尤欣欣。
岁功已云毕,斗酒叙比邻。
共言足公赋,击壤同尧民。
惭予不耕者,承乏侍紫宸。
素餐不见斥,惟应仰皇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腊戍(là shù):指腊日,即农历十二月初八。
- 丰稔(fēng rěn):丰收。
- 岁功:一年的农事。
- 斗酒:指饮酒。
- 比邻:邻居。
- 足公赋:指满足国家的赋税要求。
- 击壤:古代的一种游戏,比喻安居乐业。
- 尧民:指尧时代的百姓,比喻理想中的百姓。
- 承乏:指因人手不足而承担职务。
- 紫宸:指皇宫。
- 素餐:指无功受禄。
- 皇仁:皇帝的仁德。
翻译
瑶花已经三次洁白,正是腊日清晨。 农家希望丰收,面对此景更加欢喜。 一年的农事已经结束,我们饮酒庆祝与邻居。 大家都说已经满足了国家的赋税,像尧时代的百姓一样击壤而歌。 我这个不耕种的人感到惭愧,因人手不足而侍奉在皇宫。 无功受禄未被责备,只能仰望皇帝的仁德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腊日清晨的田园景象,通过农家的喜悦心情和对国家赋税的满足,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仁德的敬仰。诗中“瑶花已三白”以花喻雪,增添了诗意的美感,而“岁功已云毕”则巧妙地总结了一年的辛劳。最后,作者以自谦之词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,体现了其谦逊与忠诚。

王绂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孟端,号友石生,以隐居九龙山,又号九龙山人。自少志气高发,北游逾雁门。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。善书法,自谓书必如古人,庶可名业传后。尤工画山水竹石,妙绝一时。性高介绝俗,豪贵往见,每闭门不纳。有《王舍人诗集》。
► 680篇诗文
王绂的其他作品
- 《 和苏检讨先生除夕前一日斋宿翰林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写竹送袁文理之官湘阴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送王仲理复任四川佥事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古木竹石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耳聩自嘲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
- 《 种竹 》 —— [ 明 ] 王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