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易斋为李先辈

· 王绂
李君素闻道,襟抱常坦夷。 富贵与贫贱,此志终不移。 萧然一室中,和气蔼春熙。 历险思诡遇,校之孰为宜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坦夷:平坦,比喻心胸开阔。
  • :和蔼,温和。
  • 春熙:春天的阳光,比喻温暖和谐的气氛。
  • 历险思诡遇:经历危险时思考不寻常的遭遇,指在困难中寻求出路。
  • 校之孰为宜:比较哪种方式更为合适。

翻译

李君素来追求道德修养,心胸总是开阔坦荡。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,他的志向始终坚定不移。他安静地居住在一间屋子里,和气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。在经历危险时,他会思考不寻常的遭遇,比较哪种方式更为合适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美了李先辈的高尚品德和坚定志向。通过描绘他坦荡的心胸、和谐的生活环境以及在困境中冷静思考的态度,展现了他的内在修养和智慧。诗中“襟抱常坦夷”和“此志终不移”凸显了他的坚定与执着,“和气蔼春熙”则传达出他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。最后两句“历险思诡遇,校之孰为宜”更是突显了他在逆境中的冷静与明智,体现了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。

王绂

王绂

明常州府无锡人,字孟端,号友石生,以隐居九龙山,又号九龙山人。自少志气高发,北游逾雁门。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。善书法,自谓书必如古人,庶可名业传后。尤工画山水竹石,妙绝一时。性高介绝俗,豪贵往见,每闭门不纳。有《王舍人诗集》。 ► 6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