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客持卢文甫下雉书来附荅一首

藉草三冬日,看花二月天。 偶来毛颖使,分得照邻笺。 宝翰寻钟阜,名文访富川。 甑□同仰止,凭吊可悠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笔客:指持笔的客人,即文人。
  • 卢文甫:人名,具体身份不详。
  • 下雉:古代一种文书形式,此处指书信。
  • 毛颖:毛笔的别称,这里指代书信。
  • 照邻笺:照邻,指照邻纸,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张,这里指精美的信纸。
  • 宝翰:珍贵的书信或书法作品。
  • 钟阜:钟山,位于今南京市,这里指代南京。
  • 名文:著名的文章。
  • 富川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,这里可能指代某个文化繁荣的地方。
  • 甑□:此处缺字,无法准确注释,可能指某种器物或地名。
  • 仰止:仰望,表示敬仰。
  • 凭吊:怀念、追思。
  • 悠然:悠闲自在的样子。

翻译

在冬日的阳光下,我偶然接待了一位持笔的客人,他带来了卢文甫的书信,信纸精美如同照邻纸。我寻找着钟山上的钟阜,希望能找到珍贵的书信或书法作品,同时我也期待着能读到富川的著名文章。我仰望着那些值得敬仰的事物,心中充满了怀念与追思,这种感觉让我感到悠闲自在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接待笔客、收到书信的情景,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交流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诗中“宝翰寻钟阜,名文访富川”一句,既表达了对珍贵书信和著名文章的渴望,也体现了对文化繁荣之地的向往。结尾的“凭吊可悠然”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、悠然自得的心境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