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节推存心堂

· 王恭
形妙结元化,虚灵独函中。 瀰漫八弦内,廓尔天地同。 以言道自守,了与真源逢。 澄明烛万变,百体俱随从。 外视失初性,荡然若乘空。 谁应静夜气,复与灵台通。 若人抱月神,日夕怀深衷。 常虑爱物浅,思将拯疲癃。 名堂有远意,岂帷昌厥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瀰漫(mí màn):遍布,充满。
  • 廓尔(kuò ěr):开阔,广大。
  • 真源:真理的源头,指道的根本。
  • 澄明:清澈明亮。
  • 灵台:心灵,心境。
  • 疲癃(pí lóng):疲惫,困顿。

翻译

形态精妙,凝聚了自然的造化,虚无的心灵独存其中。 遍布于八方之内,开阔到与天地同宽。 用言语来守护道,与真理的源头相遇。 清澈明亮地洞察万物的变化,百体都随之而动。 从外在看失去了本性,空荡荡如同乘空而行。 谁能应和这静夜的气息,再次与心灵相通。 像那位怀抱月亮之神的人,日夜都怀有深切的情感。 常常忧虑对万物的爱不够深,思考如何拯救那些疲惫困顿的人。 给堂屋起名寓意深远,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昌盛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,强调了内心的虚灵与宇宙的广阔相通。通过“瀰漫八弦内,廓尔天地同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的宏大感受,而“以言道自守,了与真源逢”则表达了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。诗中“澄明烛万变,百体俱随从”体现了内心的清澈与对万物变化的洞察。最后,诗人通过“名堂有远意,岂帷昌厥躬”表达了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,显示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怀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