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女

山色微濛月色黄,西风零雨未成行。 高唐复见游云梦,帝女偏留嫁楚王。 两度光华频出峡,一秋鸿雁不浮湘。 贵家公主宜珍重,瑶瑟声哀隔汉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高唐:指楚国的高唐观,传说中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地方。
  • 游云梦:云梦泽,古代楚国的一个大泽,这里指巫山神女的传说。
  • 帝女:指巫山神女,传说中的仙女。
  • 鸿雁: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或传递消息的使者。
  • 浮湘:湘江,这里指巫山神女的传说中,神女曾降临湘水。
  • 瑶瑟:古代一种弦乐器,常用来象征高雅的音乐。
  • 汉阳:地名,在今湖北省武汉市,这里可能指巫山神女的传说中,神女曾降临汉水。

翻译

山色在朦胧中微微显露,月光泛着黄色,西风吹拂着零星的雨滴,未能形成连绵的雨线。 在高唐再次见到游荡的云梦神女,帝女偏偏留下嫁给楚王。 两次光华频繁地出现在峡谷,一秋的鸿雁不曾漂浮在湘江之上。 贵族家的公主应当珍惜,瑶瑟的哀声隔绝在汉阳之外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巫山神女的传说,通过山色、月色、西风、零雨等自然景象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。诗中“高唐复见游云梦,帝女偏留嫁楚王”直接引用了巫山神女的传说,表达了神女与楚王之间的爱情故事。后两句“贵家公主宜珍重,瑶瑟声哀隔汉阳”则通过瑶瑟的哀声,暗示了这段神话故事的悲剧色彩,同时也表达了对贵族公主的珍重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

王邦畿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。王隼父。明末副贡。隐居罗浮。以诗名。有《耳鸣集》。 ► 41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