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洞独对亭
五老隔青冥,寻常不易见。
我来骑白鹿,凌空陟飞巘。
长风捲浮云,褰帷始窥面。
一笑仍旧颜,愧我鬓先变。
我来尔为主,乾坤亦邮传。
海灯照孤月,静对有馀眷。
彭蠡浮一觞,宾主聊酬劝。
悠悠万古心,默契可无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五老(wǔ lǎo):指五老峰,庐山著名景点。
- 青冥(qīng míng):指天空。
- 陟(zhì):登高,上升。
- 飞巘(fēi yǎn):险峻的山峰。
- 褰帷(qiān wéi):揭开帷幕。
- 仍旧颜(jiù yán):容颜依旧。
- 鬓先变(bìn xiān biàn):指头发先变白。
- 乾坤(qián kūn):天地。
- 邮传(yóu chuán):传递,这里指短暂停留。
- 海灯(hǎi dēng):指远处的灯火。
- 彭蠡(péng lǐ):指鄱阳湖。
- 浮一觞(fú yī shāng):举杯饮酒。
- 酬劝(chóu quàn):互相劝酒。
- 悠悠(yōu yōu):长久,遥远。
- 万古心(wàn gǔ xīn):永恒的心意。
- 默契(mò qì):心意相通。
- 无辩(wú biàn):无需多言。
翻译
五老峰隔着青天,平常不容易见到。 我骑着白鹿,凌空登上险峻的山峰。 长风卷起浮云,揭开帷幕才得以窥见其面。 一笑之间容颜依旧,我却愧疚自己的头发先变白了。 我来这里,你便是主人,天地也只是短暂的停留。 远处的灯火照着孤独的月亮,静静地对望,余情未了。 在鄱阳湖上举杯饮酒,宾主互相劝酒。 悠悠万古的心意,心意相通,无需多言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骑白鹿登高望远的情景,通过与五老峰的对话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中“一笑仍旧颜,愧我鬓先变”一句,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,又透露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。整首诗意境开阔,情感深沉,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,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、向往自然的情怀。

王守仁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南赣。镇压大帽山、浰头、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,设崇义、和平两县。十四年,平宁王朱宸濠之乱。世宗时封新建伯。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,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。先后用兵,皆成功迅速。以病乞归,行至南安而卒。其学以致良知为主,谓格物致知,当自求诸心,不当求诸物。弟子极众,世称姚江学派。以曾筑室阳明洞中,学者称阳明先生。文章博大昌达,初刻意为词章,后不复措意工拙,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。有《王文成公全书》。
► 928篇诗文
王守仁的其他作品
- 《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以方录 · 二十七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告谕浰头巢贼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游九华道中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四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中 · 答陆原静书 · 十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六十八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