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龙冈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,可能指某处有龙的山冈。
- 卧龙:指诸葛亮,因其隐居时被称为“卧龙”。
- 管乐:指管仲和乐毅,两人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- 咸英:古代音乐中的两种曲调,这里泛指音乐。
- 甲兵:指士兵和武器,泛指军队。
- 鹿门庞处士:指庞德公,东汉末年隐士,曾隐居于鹿门山。
- 青冥:指天空,这里比喻高远的地方。
翻译
诸葛亮离去后便无消息,千古龙冈徒留名声。 草屋中谁人能比管仲乐毅,桑间无人聆听古乐。 江边沙漠辽阔,云鸟难寻,草木萧瑟中仿佛有兵甲之声。 愿与鹿门山的庞德公相伴,相约采药进入那高远的天空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怀念,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。诗中“卧龙一去忘消息”一句,既表达了对诸葛亮逝去的惋惜,也暗含了对当下时局的无奈。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如“江沙漠漠”、“草木萧萧”,营造出一种荒凉、孤寂的氛围,与前文的历史追忆形成鲜明对比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往隐居生活,与古代隐士庞德公为伴,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。

王守仁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南赣。镇压大帽山、浰头、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,设崇义、和平两县。十四年,平宁王朱宸濠之乱。世宗时封新建伯。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,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。先后用兵,皆成功迅速。以病乞归,行至南安而卒。其学以致良知为主,谓格物致知,当自求诸心,不当求诸物。弟子极众,世称姚江学派。以曾筑室阳明洞中,学者称阳明先生。文章博大昌达,初刻意为词章,后不复措意工拙,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。有《王文成公全书》。
► 928篇诗文
王守仁的其他作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陈九川录 · 十四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六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月下吟三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登泰山五首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 其三 (赴谪诗。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)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平八寨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黄省曾录 · 二十六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下 · 右南大吉录 · 教约 · 四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