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伪周故址

废鼓楼前蔓草多,夕阳骑马下坡陀。 欲谈天祐谁堪问,自唱西风菜叶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:哀悼,缅怀。
  • 伪周:指非正统的周朝,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被视为非正统的政权。
  • 故址:旧址,遗址。
  • 废鼓楼:废弃的鼓楼,鼓楼是古代用于报时的建筑。
  • 蔓草:爬蔓的草,形容荒凉。
  • 坡陀:山坡。
  • 天祐:天命所佑,指天命所归的政权。
  • 西风:秋风,常用来象征衰败或凄凉。
  • 菜叶歌:可能是一种简单的歌谣,用以表达作者的心情。

翻译

在废弃的鼓楼前,爬满了蔓草, 夕阳下,我骑马缓缓下坡。 想要谈论那被天命所佑的政权,却无人可问, 只能独自在西风中唱起简单的菜叶歌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废鼓楼前的荒凉景象和夕阳下的孤独骑行,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历史的缅怀和对现实无人理解的感慨。诗中“废鼓楼”、“蔓草”、“夕阳”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、萧瑟的氛围,而“自唱西风菜叶歌”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

文徵明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因官至翰林待诏,私谥贞献先生,故称“文待诏”、“文贞献”。为人谦和而耿介,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,文征明托病不前往。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,授翰林待诏。他不事权贵,尤不肯为藩王、中官作画,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。留有《甫田集》。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,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其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 ► 83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