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鼓鼙(pí):亦作“鼓鞞”。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。指大鼓和小鼓。
- 水潦(lǎo):水淹。
- 碛北:沙漠以北。
- 濡手:沾手,经手。
- 倚闾:靠着里巷的门,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。
翻译
高台上的月色在新晴天时更加明亮,极远处水岸边的浮沙和远处的树木显得平整。长久客居他乡几乎要迷失了对家乡故国的眺望,战乱之后忧愁地听到军中鼓乐之声。湖南发大水频繁地转运粮食,沙漠以北有烽烟暂且停止征战。沾手不推辞救援溺水者的辛苦,头发已白才深切感受到对父母倚门盼望的亲情。
赏析
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,描绘了一系列的景象和情感。月色美好却更映衬出诗人久居客乡的迷茫和对战乱的愁思。诗中既提到了现实中的天灾水潦需要移粟应对,又涉及碛北的军事情况,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复杂局面。最后表达了自己虽不辞辛苦去助人,但心中对家乡父母的思念和牵挂至深,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深沉情感。整体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而复杂,具有一定的感染力。

王守仁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南赣。镇压大帽山、浰头、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,设崇义、和平两县。十四年,平宁王朱宸濠之乱。世宗时封新建伯。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,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。先后用兵,皆成功迅速。以病乞归,行至南安而卒。其学以致良知为主,谓格物致知,当自求诸心,不当求诸物。弟子极众,世称姚江学派。以曾筑室阳明洞中,学者称阳明先生。文章博大昌达,初刻意为词章,后不复措意工拙,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。有《王文成公全书》。
► 928篇诗文
王守仁的其他作品
- 《 丰城阻风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陟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 其二 (赴谪诗。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)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下 · 门人陈九川录 · 十四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薛侃录 · 七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中 · 答陆原静书 · 十六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方思道送西峰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七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
- 《 传习录 · 卷上 · 门人陆澄录 · 十五 》 —— [ 明 ] 王守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