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樵耕牧图
山水相逢任疏散,孟诸日夕歌声远。
大野春苗叶未齐,长川水草香犹短。
峡口泉萝隔世尘,云间鸡犬是秦人。
重林峰壑无归路,流水桃花几度春。
白头未悟丹砂理,纵酒狂歌鹖冠子。
一片孤云野鹤心,秋来梦著青青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孟诸:古代地名,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。
- 大野:广阔的原野。
- 长川:长河,泛指河流。
- 峡口:峡谷的出口。
- 泉萝:泉水边的藤萝。
- 世尘:尘世,指人间。
- 秦人:指隐居的人,源自秦朝的隐士传说。
- 丹砂:朱砂,古代道士用来炼丹的材料,这里指炼丹术。
- 鹖冠子:古代隐士的别称,鹖冠是一种隐士常戴的帽子。
- 孤云野鹤:比喻隐士或高洁的人。
翻译
山水相遇,自由自在地散漫,孟诸的日暮时分,歌声遥远。 广阔的原野上,春苗的叶子还未长齐,长河中的水草香气尚浅。 峡谷口,泉水边的藤萝隔绝了尘世,云间的鸡犬声,是隐居的秦人。 重重的树林和峰峦,找不到归路,流水和桃花,又过了几个春天。 白发苍苍,未领悟炼丹的道理,纵情饮酒,狂放地唱歌,如同鹖冠子。 一颗孤云野鹤的心,秋来时,梦回那青青的草地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隐逸生活图景,通过“孟诸”、“大野”、“长川”等地理元素,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宁静。诗中“峡口泉萝隔世尘,云间鸡犬是秦人”表达了隐士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末句“白头未悟丹砂理,纵酒狂歌鹖冠子”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漠,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