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要严氏具庆堂

· 王恭
严助閒堂野水滨,每同兄弟日娱亲。 到家几度瞻云迥,恋阙还应爱日频。 山色半帘铜鼓曙,潮声入坐顶湖春。 史臣定写茆容传,笑拂端溪紫石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严助:人名,可能指严氏家族中的某位成员。
  • 閒堂:闲适的堂屋。
  • 娱亲:使父母快乐。
  • 瞻云:仰望云天,比喻思念远方的亲人。
  • 恋阙:留恋宫阙,指对朝廷的眷恋。
  • 爱日:珍惜时光。
  • 铜鼓曙:铜鼓在曙光中的景象。
  • 入坐:入座,坐下。
  • 顶湖春:顶湖春天的景色。
  • 史臣:史官,负责编写历史的官员。
  • 茆容传:茆容的传记,茆容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。
  • 端溪紫石:端溪产的紫色砚石,常用于制作砚台。

翻译

严助在野水之滨的闲适堂屋中,每日与兄弟一同使父母快乐。几度仰望云天,思念远方的亲人,同时留恋宫阙,珍惜时光。铜鼓在曙光中山色半掩,潮声伴随着顶湖春天的景色入座。史官定会写下茆容的传记,我笑着拂去端溪紫石上的尘埃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严氏家族在闲适环境中的生活情景,通过“瞻云”、“恋阙”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朝廷的思念与留恋。诗中“铜鼓曙”、“顶湖春”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。结尾提到史官将写下的传记,以及拂去砚石尘埃的动作,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珍视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