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明府江上草堂

· 王恭
青原山上草堂开,竹杖黄冠日往回。 雨过新潮低卷幔,云连孤嶂落衔杯。 闻棋每忆林间榻,静钓还思石上苔。 佳政秪今人共说,未应陶令赋归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欧阳明府:指欧阳修,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。
  • 江上草堂:指欧阳修在江边建的草堂。
  • 竹杖黄冠:指隐士的装扮,竹杖代表行走山林,黄冠是古代隐士的帽子。
  • 新潮:指江水上涨。
  • 孤嶂:孤立的山峰。
  • 衔杯:指饮酒。
  • 闻棋:听到下棋的声音。
  • 佳政:好的政绩。
  • 秪:只,仅仅。
  • 陶令:指陶渊明,因其曾任彭泽令。
  • 赋归来:指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。

翻译

青原山上的草堂已然开启,隐士身着竹杖黄冠,日复一日往返于此。雨后江水上涨,轻柔地拂过低垂的帷幕;云雾与孤峰相连,饮酒时仿佛云雾也落入杯中。听到下棋声,便忆起林间的床榻;静静垂钓时,又想起石上的苔藓。欧阳修的好政绩如今人们都在谈论,他还不应像陶渊明那样赋诗归隐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欧阳修草堂的宁静生活,通过“竹杖黄冠”、“雨过新潮”、“云连孤嶂”等意象,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诗中“闻棋”、“静钓”等细节,传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结尾提到“佳政秪今人共说”,既是对欧阳修政绩的肯定,也暗示了他不应轻易归隐,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