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傍柳

· 王恭
袅袅官亭黄柳枝,乳莺啼断绿杨丝。 影留年少看花骑,色借邻姬卖酒旗。 闺里岂堪窗外见,天涯谁忍笛中吹。 托根不合临长道,空与行人赠别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袅袅(niǎo niǎo):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。
  • 官亭:官方设立的亭子,供行人休息。
  • 乳莺:幼小的黄莺。
  • 绿杨:绿色的杨柳。
  • 年少:年轻人。
  • 看花骑:骑马赏花的人。
  • 色借:颜色借给。
  • 邻姬:邻居的女子。
  • 卖酒旗:酒家的标志旗。
  • 闺里:女子的闺房。
  • 天涯:极远的地方。
  • 托根:扎根。
  • 长道:长长的道路。
  • 行人:过路的人。

翻译

官亭旁的柳树枝条柔软轻摆,黄莺幼鸟在绿杨间啼叫。 柳影留住了骑马赏花的年轻人,柳色借给了邻居女子卖酒的旗帜。 闺房里的女子怎能忍受窗外柳树的诱惑,天涯之外的人怎忍心在笛声中吹奏离别。 柳树本不该扎根于这长长的道路旁,却空自与行人赠别离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柳树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,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。诗中,“袅袅官亭黄柳枝”描绘了柳树的柔美,而“乳莺啼断绿杨丝”则增添了生机与音乐美。后两句通过柳树与人的互动,展现了柳树在人们生活中的多重角色,既是赏花时的美景,也是卖酒时的装饰。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离别的不舍,以及对柳树位置的无奈,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