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郑上舍缙省亲之朔州

· 王恭
解薛受圭组,分符抚黎氓。 何意五马荣,翻垂曼胡缨。 持法在权贵,皇仁无此情。 狂歌夷门道,感激谁为平。 驱车出宛洛,悠悠念徂征。 恒山郁空翠,晋水空流声。 部曲不见让,嫖姚岂知名。 下去且勿叹,宁亲向边营。 何必儿女别,临岐泪纵横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解薛:解下薛邑的印绶,指辞去官职。
  • 圭组:古代官员的印绶。
  • 分符:分发符信,指担任官职。
  • 黎氓:百姓。
  • 五马:古代指太守的马车,这里指高官。
  • 曼胡缨:古代武士的头盔上的缨饰。
  • 权贵:有权势的贵族。
  • 夷门:古代洛阳的东门。
  • 徂征:远行。
  • 恒山:山名,在今河北省。
  • 晋水:水名,流经山西省。
  • 部曲:部下,军队。
  • 嫖姚:轻狂的样子,这里指不为人知。
  • 宁亲:回家探亲。
  • 边营:边疆的军营。

翻译

辞去了薛邑的官职,接受了新的印绶,担任官职来安抚百姓。没想到这五马高官的荣耀,却换来了武士头盔上的缨饰。执法时不得不顾及权贵的利益,皇上的仁慈并无此意。在夷门道上狂歌,感慨谁能平定这纷乱。驱车离开宛洛,心中充满远行的忧思。恒山郁郁葱葱,晋水空自流淌。部下们并不谦让,轻狂之辈又岂能知名。下去且不要叹息,宁愿回家探亲,前往边疆的军营。何必在分别时流泪,面对离别,泪水纵横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后的心情与对未来的忧思。诗中,“解薛受圭组”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出的决心,而“五马荣”与“曼胡缨”的对比,则反映了诗人对权贵与武力的无奈。诗人在“夷门道”上的狂歌,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结尾的“何必儿女别,临岐泪纵横”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担忧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的深刻思考。

王恭

明福建长乐人,一作闽县人。字安中,自号皆山樵者。少游江海间,中年葛衣草履,归隐于七岩山,凡二十年。永乐四年,以荐待诏翰林。年六十余,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授翰林院典籍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。有《白云樵唱集》、《草泽狂歌》。 ► 1333篇诗文